药芯焊丝也称粉芯焊丝或管状焊丝。50年代初期,首先在西欧研制了这种焊接材料。60年代美国研制成功了低碳钢和490MPa级钢用直径为2.0~2.4mm的药芯焊丝,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。我国在60年代已制造出直径在2.4mm以上的药芯焊丝,但由于焊机送丝辊轮压力大,焊丝易压扁等问题,阻碍了药芯焊丝的推广应用。80年代中期,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细直径药芯焊丝成套生产设备,使我国的药芯焊丝生产由粗丝扩展到细丝,解决了药芯焊丝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,因而使我国的药芯焊丝生产得到了大的发展,正在逐步扩大使用。
药芯焊丝的种类和特性 根据焊丝结构,药芯焊丝可分为有缝焊丝和无缝焊丝。后一种形式的焊丝可以镀铜,性能良好,成本又低,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;根据保护气体的有无,可分为气体保护焊丝和自保护焊丝;根据其内层填料中有无造渣剂,又可分为"药粉型"(有造渣剂)焊丝和"金属粉型"(无造渣剂)焊丝;按照渣的碱度,可分为钛型(酸性渣)、钙钛型(中性或弱碱性渣)和钙型〈碱性渣〉焊丝。一般说来,钛型渣系的焊道成形美观,全位置焊接时工艺性能优良,电弧稳定,飞溅很少;但焊缝的韧性和抗裂性能较差。与此相反,钙型渣系的焊缝韧性和抗裂性能优良,而焊道成形和焊接工艺性能稍差。钙钛型渣系介于上述两者之间。